首页 工作动态 漯河史志故事 党史人物 古代人物 革命遗址 文物古迹 精神文明 阳光漯河 史志成果 机构设置
首页 > 革命遗址
革命遗址  
周仿溪故居
发布日期:2020-05-07  发布机构:  保护视力色: 【字体:

周仿溪故居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双楼周村中部,四周皆为民房,原建筑已损毁,重建后由其侄儿居住。

周仿溪,原名周景濂,字仿溪,1892年出生,临颍县台陈镇双楼周村人。1916年至1921年周仿溪到河南省立师范学校求学,接受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受到了新思想洗礼,追求进步,向往革命,成为河南最早一批运用白话写作的文学青年。 1923年开始在全国著名文学期刊《小说月刊》上发表作品,其后,他的作品以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形式相继刊发到《小说月报》《绿波》《文学周报》《中州文艺》《豫报副刊》等报纸、杂志上,成为当时写作最勤奋、知名度最高的河南籍作家之一。大约在1924年加入主要活跃于京津一带的全国性文学社团绿波社。同时,他结识了徐玉诺与于赓虞,并与他们结为亲密朋友。在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周仿溪先后在叶县、舞阳等地教书,1924年回到临颍县出任劝学所所长。1925年,他被聘为临颍甲种蚕校国文教员,同王皎我(河南开封人)发起组织创建了“飞霞文学社”,吸收进步青年学生张耀南、刘子静、程守道等参加,创办了内部不定期社刊《飞霞》,在河南《新中州报》副刊开辟了《飞霞三日刊》和《飞霞创作刊》,发表飞霞文学社社员的习作,随报发行省内外,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河南新文学运动早期最有代表性的新文学组织。而他本人,也成为河南新文学运动早期的开拓者之一。

在此期间,周仿溪和河南早期共产党人谷滋生、韩文志(又名韩光普,临颍县城北街人)等人接触,积极参加党的地下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多次领导、组织临颍县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7年春,北伐军攻克驻马店,中共郾城县委通过地方绅商策动驻漯河的吴佩孚部将靳云鄂向国民政府投诚,靳云鄂率部倒戈,公开宣布脱离吴佩孚,并成立“河南保卫军”。靳云鄂部驻守临颍的刘培绪师随之宣布起义,改番号为“河南保卫第一师”,响应北伐,并效仿北伐军的编制,设立政治部。周仿溪受党组织委派,出任政治部副部长,吸收十多名青年参加。不久,刘培绪部北上抵御奉军,政治部随军搞战地宣传。后刘部作战失利,政治部撤回漯河解散。19275月,中共临颍县支部成立,书记韩文治,成员周仿溪、张耀南等,全县党员发展到60多名。同年823日,在临颍城北七里头村谷滋生家中,召开临颍县党员大会,宣布中共临颍县委成立,谷滋生任书记,韩文治、周仿溪、程守道、张本固(又名刘晋)等为委员。9月,国民党临颍县执行委员会成立,谷滋生任宣传部长,周仿溪任组织部长。其后,临颍县各地党团组织及农会广泛建立,革命队伍迅速壮大,推动了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走向高潮,被中共河南省委誉为“小广州”。192711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兵镇压临颍共产党活动,并在《河南民报》上登出缉拿临颍12名共产党员的通缉令,中共临颍县委决定撤离县城,开展秘密活动。为逃避国民党的追捕,周仿溪远走澳门、西安、天津等地,度过多年的逃亡生活,最后定居河南罗山其爱人家(周仿溪之妻胡明瑜,罗山人),仍以教书为生。1950年,在镇反运动中被诬陷而遭冤杀,时年58岁。

198710月,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法院宣布予以平反,“撤销本院1951120日对周仿溪的判决,宣告周仿溪无罪”。



【返回首页】 【关闭】
| 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翠华山路99号
办公室电话:0395-3132154
技术支持:漯河煜丰科技有限公司
ffffffff